您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机构设置 > 教学机构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理论课暨集体备课会
时间:2025-11-13 16:13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李宏刚 管明雪  点击次数:

11月12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一教二楼会议室举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理论课暨集体备课会。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达余及全体思政课教师参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李宏刚、杜畅主持。

徐达余首先传达了近日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安徽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有关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会和研讨会的重要内容。徐达余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平台,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徐达余强调,全体思政课教师要率先加强学习,认真备课,以“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引导学生坚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以“十五五”规划建议绘就的蓝图,指引学生明确专业学习与就业创业的方向,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

备课会上,李宏刚组织教师围绕主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形成了三点共识。一是思政课教师要深化理论武装。率先学深悟透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准确把握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为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聚焦内容融入,优化教学设计。各教研室围绕不同思政课程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中,可紧扣“高质量发展”“十五五”规划等核心,将其纳入教学核心任务,贯穿课程各章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结合全会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内容,强化学生的制度自信、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可设置专题模块,全面解读全会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与深远影响。三是立足高职特色,注重知行合一。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在融入全会精神时,特别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国家战略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通过讲述大国工匠、劳模精神以及行业领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激励学生锤炼过硬本领,弘扬工匠精神,立志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同时,要切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提升综合素养,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备课会第二阶段,杜畅抛砖引玉,组织引导全体思政课教师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进行了研讨。会议认为,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当作与学生一起的“探索之课”“交心之课”“成长之课”。


分享到: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安徽审计职业学院交流学习   下一篇:没有了